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了解寶寶的肢體語言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會有自己的成長方式與節奏。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學習與健全成長的基礎。如果你對孩子行為及發展有任何疑慮,請與孩子的小兒科醫師及專業人士討論。
這時候的寶寶(從出生到2個月):
剛出生寶寶的頭部重量佔體重的一大部分,因此,他的頸部肌肉需要6週的時間來發育,否則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
研究顯示,嬰兒是很好的傾聽者。1個月大時,他們就會找出聲音的來源,而且最喜歡聽人的聲音了。
寶寶剛出生的前2個月,對於眼前20到30公分的距離看得最清楚,這正好是你餵他時與他的距離。
其實,剛出生的寶寶就有抓握的能力了,可是他們沒辦法刻意抓某件東西。寶寶生來就具有反射能力,所以手中放了什麼就會緊緊握住。
你該怎麼做:
抱孩子或放下他時,都要好好支撐他的頸部;也要注意車用嬰兒座椅和推車的角度,避免孩子的頭部左搖右晃。
透過各種遊戲來強化寶寶的頸部肌肉,例如孩子被抱起來或躺著時,拿一些玩具吸引他的視線,並將玩具前後移動,讓他「追蹤」,這樣就會到運動到他的頸部了。
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溝通,例如「我現在要換掉髒尿布。」;或是「把拔好餓,我該吃什麼?」可是要記住,孩子若是轉開頭,他可能是希望你「別說了。」這時候就該停止囉!
注意孩子喜歡哪種聲音。有的嬰兒偏好節奏強的音樂;可是有的卻喜歡柔和的曲調,別擔心自己的歌聲,無論如何孩子最喜歡的還是你的聲音。
拿玩具的距離保持在孩子視線範圍內,最好是黑與白之類的對比色,或鮮豔色調的玩具。
多玩「追蹤」的遊戲,與孩子說話時拿個東西慢慢左右移動,如果他處於清醒警覺的狀態,他烏溜溜的眼睛就會跟著轉。
尊重孩子的意願,當他轉頭或哭泣時,就表示他想休息了。
多找些會發出清脆聲音的玩具給孩子玩。聲音會吸引孩子注意並動手拿。
安全最重要!給孩子的每樣東西最好都大一點,這樣他才沒辦法放進嘴裡。
http://tw.myblog.yahoo.com/m500606/article?mid=8844&prev=8879&next=8843&l=f&fid=32
這時候的寶寶(從出生到2個月):
剛出生寶寶的頭部重量佔體重的一大部分,因此,他的頸部肌肉需要6週的時間來發育,否則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
研究顯示,嬰兒是很好的傾聽者。1個月大時,他們就會找出聲音的來源,而且最喜歡聽人的聲音了。
寶寶剛出生的前2個月,對於眼前20到30公分的距離看得最清楚,這正好是你餵他時與他的距離。
其實,剛出生的寶寶就有抓握的能力了,可是他們沒辦法刻意抓某件東西。寶寶生來就具有反射能力,所以手中放了什麼就會緊緊握住。
你該怎麼做:
抱孩子或放下他時,都要好好支撐他的頸部;也要注意車用嬰兒座椅和推車的角度,避免孩子的頭部左搖右晃。
透過各種遊戲來強化寶寶的頸部肌肉,例如孩子被抱起來或躺著時,拿一些玩具吸引他的視線,並將玩具前後移動,讓他「追蹤」,這樣就會到運動到他的頸部了。
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溝通,例如「我現在要換掉髒尿布。」;或是「把拔好餓,我該吃什麼?」可是要記住,孩子若是轉開頭,他可能是希望你「別說了。」這時候就該停止囉!
注意孩子喜歡哪種聲音。有的嬰兒偏好節奏強的音樂;可是有的卻喜歡柔和的曲調,別擔心自己的歌聲,無論如何孩子最喜歡的還是你的聲音。
拿玩具的距離保持在孩子視線範圍內,最好是黑與白之類的對比色,或鮮豔色調的玩具。
多玩「追蹤」的遊戲,與孩子說話時拿個東西慢慢左右移動,如果他處於清醒警覺的狀態,他烏溜溜的眼睛就會跟著轉。
尊重孩子的意願,當他轉頭或哭泣時,就表示他想休息了。
多找些會發出清脆聲音的玩具給孩子玩。聲音會吸引孩子注意並動手拿。
安全最重要!給孩子的每樣東西最好都大一點,這樣他才沒辦法放進嘴裡。
http://tw.myblog.yahoo.com/m500606/article?mid=8844&prev=8879&next=8843&l=f&fid=32
常和寶寶說話好處多多
常和寶寶說話好處多多
文∕資深幼教工作者 黃琬玲執行∕王紹媛父母平時多和寶寶說話,將有助於孩子日後的學習專注!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可以藉由玩具、讀故事書等,讓寶寶學習辨識並理解不同的聲音,以及話語傳達的不同意義,以提升寶寶語言發展,並促進其心智的發展。從懷孕六、七個月開始,我的寶寶就會等爸爸下班跟他隔著肚皮說話,然後,將近一個小時我跟爸爸聊天的時間,也是一天中胎動最厲害的時間,從孩子出生至今,寶寶還是每天興高采烈的等爸爸下班,跟我們玩一個小時才算是做好每一天的親子功課,我相信跟孩子和諧親密的互動,一定會是孩子未來生命發展的助力。寶寶在胎兒期就已經發展出聽力,聽覺是寶寶探索外界事物的第一步,研究證實寶寶透過懷孕期的聽覺發展,從懷孕開始寶寶辨認母語的聲音,出生後在短短一年至兩年,迅速發展為聽得懂聲音的意義,讓許多家長想如何幫助孩子語言順利發展的方法。有人指出經常唸書給孩子聽、常跟孩子說話,引導他體驗各種事物,有助提昇孩子的語言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心智成長。各月齡對聲音的反應出生後的寶寶對聲音已經有很敏銳的反應了,喜歡聽輕柔的音樂,聽到熟悉的照顧者說話聲,情緒會安定下來,聽到突然的巨響會嚇到眨眼或睜大眼睛;一個月大的嬰兒會轉向聲音來源的方向,已經知道如果哭泣,能得到回應,或會有人來抱他,要時常叫他的名字,讓寶寶開心回應。三個月後,大腦的視覺皮質已較能控制眼中所見,此時,寶寶會用眼睛追蹤人與動作,對著鏡中的自己或照顧者微笑;接著四、五個月,寶寶對生活周遭的聲音反應敏銳,像塑膠袋揉搓的窸窣聲音、開門關門的聲音、電話鈴聲、春節時期的鞭炮聲、大人的說話聲、電視廣告等聲音,都能引起寶寶好奇與注意,同時,他也逐漸能分辨聲音代表著不同的訊息;半歲前後的寶寶喜歡重複簡單的遊戲,例如:藏東西、躲貓貓等,一天內可以多玩幾次,他們可是樂此不疲。七、八個月大的階段,寶寶大腦的語言路徑迅速成長,已經能發出韻母或聲母,模仿特定的音調,並開始結合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對外界物品所建立的豐富概念,逐漸聽得懂簡單的指令,例如:拍拍手、給我球;發展到十一、十二個月大,寶寶的記憶力已經很棒了,會進一步模仿大人說話,並且透過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進行調音,越來越能說出有意義的語彙。親子對話遊戲促進語言發展語言發展過程是先「聽」再「說」,滿一歲的寶寶在聽了一年後,進入牙牙學語的階段,除了聽辨聲音的能力大增,對於語詞運用的觸類旁通也很有進展,例如:寶寶學會在圖鑑書上指著小狗說「汪汪」,看真的狗也會叫「汪汪」,已經有簡單的半具體的概念類化的能力。面對不同階段寶寶,透過不同遊戲可以提昇其語言成長與發育喔!
0~6個月遊戲名稱:叮噹!叮噹!歌謠鈴聲伴唱準備物品:童謠音樂CD、有鈴聲的手搖玩具引導小技巧:1.讓嬰幼兒躺在床上或抱坐在大人膝上聽熟悉的音樂、童謠。 2.一起用有鈴聲的手搖玩具打拍子。3.邊唸、邊唱、邊玩,還可加上有節奏的肢體運動與按摩。
6~12個月遊戲名稱:「閱翻閱樂」親子圖書準備物品:幼兒硬版或布質的圖畫童書。引導小技巧:1.引導孩子一起翻閱硬版或布質的圖畫書。2.由大人唸給幼兒聽,觀察孩子有反應的地方,可停留或重複唸。 3.可邊唸邊玩,翻開、合上或遠、近變化,給幼兒不同的視聽感覺。
1~2歲遊戲名稱:頭兒、肩膀、膝、腳趾準備物品:幼兒身體、五官的圖畫童書;「頭兒、肩膀、膝、腳趾」兒歌CD。引導小技巧:1.教導幼兒指認身體各部份2.放「頭兒、肩膀、膝、腳趾」兒歌,邊唱邊做動作。 3.延伸其他有身體部位名稱的兒歌,如:兩隻老虎中的「一隻沒有…」,自己變換身體部位名稱。
2~3歲遊戲名稱:認識事物準備物品:嬰幼兒圖鑑書、日常生活的情境與事物。引導小技巧:1.隨時隨地教導幼兒生活的事物,(名稱)這是什麼;(用途)這是做什麼用的;(性質)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等。 2.一起翻閱圖鑑書,邊指邊唸圖案的名稱。 3.問孩子問題(名稱)這是什麼;(用途)這是做什麼用的;(性質)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等。
3~6歲遊戲名稱:親子閱讀樂準備物品:幼兒感興趣的圖畫童書。引導小技巧:1.讓幼兒坐在大人身旁或對面。2.一起翻閱圖畫書,先引導孩子圖畫有些什麼東西或情景?劇中人物在做什麼?再說或唸故事給幼兒聽。3.由孩子複述故事給大人或其他孩子聽。
(詳文請見6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http://tw.myblog.yahoo.com/m500606/article?mid=9337&prev=9338&next=9336&l=f&fid=32
文∕資深幼教工作者 黃琬玲執行∕王紹媛父母平時多和寶寶說話,將有助於孩子日後的學習專注!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可以藉由玩具、讀故事書等,讓寶寶學習辨識並理解不同的聲音,以及話語傳達的不同意義,以提升寶寶語言發展,並促進其心智的發展。從懷孕六、七個月開始,我的寶寶就會等爸爸下班跟他隔著肚皮說話,然後,將近一個小時我跟爸爸聊天的時間,也是一天中胎動最厲害的時間,從孩子出生至今,寶寶還是每天興高采烈的等爸爸下班,跟我們玩一個小時才算是做好每一天的親子功課,我相信跟孩子和諧親密的互動,一定會是孩子未來生命發展的助力。寶寶在胎兒期就已經發展出聽力,聽覺是寶寶探索外界事物的第一步,研究證實寶寶透過懷孕期的聽覺發展,從懷孕開始寶寶辨認母語的聲音,出生後在短短一年至兩年,迅速發展為聽得懂聲音的意義,讓許多家長想如何幫助孩子語言順利發展的方法。有人指出經常唸書給孩子聽、常跟孩子說話,引導他體驗各種事物,有助提昇孩子的語言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其心智成長。各月齡對聲音的反應出生後的寶寶對聲音已經有很敏銳的反應了,喜歡聽輕柔的音樂,聽到熟悉的照顧者說話聲,情緒會安定下來,聽到突然的巨響會嚇到眨眼或睜大眼睛;一個月大的嬰兒會轉向聲音來源的方向,已經知道如果哭泣,能得到回應,或會有人來抱他,要時常叫他的名字,讓寶寶開心回應。三個月後,大腦的視覺皮質已較能控制眼中所見,此時,寶寶會用眼睛追蹤人與動作,對著鏡中的自己或照顧者微笑;接著四、五個月,寶寶對生活周遭的聲音反應敏銳,像塑膠袋揉搓的窸窣聲音、開門關門的聲音、電話鈴聲、春節時期的鞭炮聲、大人的說話聲、電視廣告等聲音,都能引起寶寶好奇與注意,同時,他也逐漸能分辨聲音代表著不同的訊息;半歲前後的寶寶喜歡重複簡單的遊戲,例如:藏東西、躲貓貓等,一天內可以多玩幾次,他們可是樂此不疲。七、八個月大的階段,寶寶大腦的語言路徑迅速成長,已經能發出韻母或聲母,模仿特定的音調,並開始結合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對外界物品所建立的豐富概念,逐漸聽得懂簡單的指令,例如:拍拍手、給我球;發展到十一、十二個月大,寶寶的記憶力已經很棒了,會進一步模仿大人說話,並且透過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進行調音,越來越能說出有意義的語彙。親子對話遊戲促進語言發展語言發展過程是先「聽」再「說」,滿一歲的寶寶在聽了一年後,進入牙牙學語的階段,除了聽辨聲音的能力大增,對於語詞運用的觸類旁通也很有進展,例如:寶寶學會在圖鑑書上指著小狗說「汪汪」,看真的狗也會叫「汪汪」,已經有簡單的半具體的概念類化的能力。面對不同階段寶寶,透過不同遊戲可以提昇其語言成長與發育喔!
0~6個月遊戲名稱:叮噹!叮噹!歌謠鈴聲伴唱準備物品:童謠音樂CD、有鈴聲的手搖玩具引導小技巧:1.讓嬰幼兒躺在床上或抱坐在大人膝上聽熟悉的音樂、童謠。 2.一起用有鈴聲的手搖玩具打拍子。3.邊唸、邊唱、邊玩,還可加上有節奏的肢體運動與按摩。
6~12個月遊戲名稱:「閱翻閱樂」親子圖書準備物品:幼兒硬版或布質的圖畫童書。引導小技巧:1.引導孩子一起翻閱硬版或布質的圖畫書。2.由大人唸給幼兒聽,觀察孩子有反應的地方,可停留或重複唸。 3.可邊唸邊玩,翻開、合上或遠、近變化,給幼兒不同的視聽感覺。
1~2歲遊戲名稱:頭兒、肩膀、膝、腳趾準備物品:幼兒身體、五官的圖畫童書;「頭兒、肩膀、膝、腳趾」兒歌CD。引導小技巧:1.教導幼兒指認身體各部份2.放「頭兒、肩膀、膝、腳趾」兒歌,邊唱邊做動作。 3.延伸其他有身體部位名稱的兒歌,如:兩隻老虎中的「一隻沒有…」,自己變換身體部位名稱。
2~3歲遊戲名稱:認識事物準備物品:嬰幼兒圖鑑書、日常生活的情境與事物。引導小技巧:1.隨時隨地教導幼兒生活的事物,(名稱)這是什麼;(用途)這是做什麼用的;(性質)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等。 2.一起翻閱圖鑑書,邊指邊唸圖案的名稱。 3.問孩子問題(名稱)這是什麼;(用途)這是做什麼用的;(性質)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等。
3~6歲遊戲名稱:親子閱讀樂準備物品:幼兒感興趣的圖畫童書。引導小技巧:1.讓幼兒坐在大人身旁或對面。2.一起翻閱圖畫書,先引導孩子圖畫有些什麼東西或情景?劇中人物在做什麼?再說或唸故事給幼兒聽。3.由孩子複述故事給大人或其他孩子聽。
(詳文請見6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http://tw.myblog.yahoo.com/m500606/article?mid=9337&prev=9338&next=9336&l=f&fid=32
0~1歲嬰兒發展指標
文╱慈濟綜合醫院台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楊明道 每個孩子的發展里程碑不同嬰兒期的發展主要可由四大方向來做評估: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社會生活能力。然而必須先強調的是,各時期可達成的發展里程碑如同身高體重一般,正常嬰兒彼此間本來就有快有慢,發展里程碑無法只以一特定時間點便界定何為異常、何為正常。目前常見的檢核嬰兒發展工具是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enver II) form(簡稱 DDST),它是記錄各年齡正常嬰兒可達到的發展能力,再以統計方法表達出正常嬰兒中25﹪、50﹪、75﹪、90﹪可達某一動作的年紀。舉例來說,以放手獨立走路而言,正常嬰兒25﹪在11月大可達到,50﹪在12月大可達到,75﹪在13月大可達到,90﹪在14月大可達到。由此可知,嬰兒發展如同身高、體重成長一樣,都是呈現常態分佈,有人快,有人慢。嬰兒期發展的四大方向以下依DDST由四大方向先做各階段的說明,標示的年紀以90﹪正常嬰兒可達成某一動作為準,在嬰兒清醒時檢測:★粗大動作1個月大:趴臥時可稍稍抬頭。2個月大:趴臥時抬頭約可至30度左右。3個月大:趴臥時抬頭約可至45度左右。4個月大:趴臥時抬頭約可至90度左右。5個月大:趴臥時可用雙臂將胸部抬離床面。6個月大:翻身(包括仰臥翻成趴臥、趴臥翻成仰臥皆可)。7個月大:拉仰臥嬰兒的雙手至坐立時,嬰兒頭部、臀部跟隨軀體,不會落後。8個月大:可放手坐穩,或是能坐著用雙手把玩玩具。9個月大:可攀著家具站立。10個月大:自己可攀著家具站起來。11個月大:自己翻身坐起來。12個月大:獨立站2秒以上。★精細動作1個月大:手追隨物品至身體中線。3個月大:手追隨物品超過身體中線。4個月大:可手持波浪鼓等玩具、雙手交握、玩手。 5個月大:追蹤物品達180度。6個月大:伸手抓物品。7個月大:抓取葡萄乾等小物品、可將物品(如積木)交至另一手。8個月大:同時拿兩塊積木。10個月大:以食指和拇指夾取小物品(如葡萄乾)。 11個月大:敲兩塊積木。1歲2個月大:把積木放入杯子中。★語言1個月大:發出聲音、對鈴聲有反應。 2個月大:發出「嗚」、「啊」音。3個月大:笑出聲音。4個月大:發出長聲尖叫。5、6個月大:轉頭向聲源。7個月大:轉頭向說話者。8個月大:發出單音節聲音、嘗試模仿別人說話。9個月大:出現類似「爸爸」、「媽媽」連音字,但不針對特定人叫。10個月大:發出雙音節聲音。12個月大:吱吱喳喳地含糊說話。1歲2個月大:正確地叫爸爸、媽媽。★社會生活能力1個月大:會盯視人臉。2個月大:可被逗笑。3個月大:自己發笑。4個月大:注視自己的手。6個月大:自己拿東西吃。11個月大:玩家家酒等假想遊戲。12個月大:指出自己要的東西。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而3歲之前更是兒童神經系統發展的黃金時期,輕忽不得。即早發覺出發展遲緩兒,最重要的是能及早給予治療及療育課程,及早矯正或減輕其日後問題,不僅幫助遲緩兒,也能減少家庭和整個社會在將來要為該遲緩兒付出的可能負擔和代價。 嬰兒發育指標( 含計算公式 )一、嬰兒體格發育 新生兒平均出生體重為3 kg,1歲以內嬰兒的體重可按以下公式粗略推算:前半年: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x0.6後半年: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x0.52二、嬰兒動作、智力、聽力、語言發育 (1) 0-3個月 動作:無規律不協調動作,2個月以後能抬頭,但不能很好地控制頭頸部。智力:不能注視,能微笑,照顧人只有通過哭、笑來理解嬰兒的表達狀態。 聽力:嬰兒剛出生時對聲音還不十分敏感,對50-60分貝的聲音,嬰兒可表現為眼睛睜開,全身抖動,兩手握拳,前臂曲屈;對大聲可有驚跳反應。大約3個月時,嬰兒能分辨出不同方向發出的聲音並會向聲源轉頭,關注熟悉人的說話,會用微笑來接受大人對他的說話,母親的聲音比生人的聲音更易於接受。語言:無意識交流階段,發出饑餓、生氣、疼痛的叫喊聲,哭叫,2個月後能發出和諧的喉音及咿呀發音,對大人言語發出“嗚嗚”聲。 (2) 4-7個月 動作:扶著髖部能坐,手能握持玩具,頸部控制較好,接近6個月時可獨坐一會兒。 智力:抓面前物件,能認識熟人和生人,通過眼睛和關注來表達。 聽力:對於距耳60cm的35—40分貝的較輕的聲音作出持續可信的反應,聽到母親聲音停止活動,頭轉向聲源,對不同的(友好的、生氣的)語調作出不同的反應。 語言:有意識交流階段。大聲發笑,能喃喃發出單調音節,7個月時能發出“爸爸”“媽媽”等複音; (3) 8-12個月 動作:會拍手,穩坐,會自己坐起來躺下去,能自己站立;1歲能獨走,能彎腰拾東西。 智力:注意觀察大人的行為,能模仿成人的動作,對人及事物有喜憎之分。 聽力:對聲音的定位能力有明顯提高,對較輕的有意義的聲音可表現出興趣,對聲場中的囀音亦開始反應,如反復給較輕的無意義的聲音,嬰兒可產生厭煩感,且可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反應。對名字做出反應;辨認一些遊戲中的短語(如“娃娃多大”);辨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如搖手表示“再見”)。 語言:單向階段。模仿大人所發的簡單音節,能懂幾個較複雜的詞句,並能叫出簡單物品的名稱,開始對一些詞義理解,使用單詞結合手勢和環境來交流。 如果多次給嬰兒重複什麼是狗後再問“狗呢,”嬰兒就會轉頭去看狗,這應注意變換刺激聲以引起嬰兒的興趣。
http://tw.myblog.yahoo.com/m500606/article?mid=9339&prev=9341&next=9338&l=f&fid=32
http://tw.myblog.yahoo.com/m500606/article?mid=9339&prev=9341&next=9338&l=f&fid=32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一歲前的心智動作發展
周弘傑 醫師
人在出生後,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已固定,但是腦的重量卻是快速增加,其主要增加的部份是來自於神經細胞間的髓鞘化。髓鞘化簡單的說,就是建立腦細胞間的快速聯結通路,也就是所謂的潛能的開發。初生的嬰兒就像是一張白紙,這白紙最後會是什麼樣,頭幾年的刺激非常重要,難怪有句話說,三歲定終身一點也不為過。
評估腦功能的發展,端視是否按照該出現的發展里程碑。所謂的發展里程碑,是指在某個年齡下,多數的人已經出現了某些動作,這背後代表著心智的成熟度。底下介紹一些一歲前的心智動作發展里程碑。
零至一個月
這時的小嬰兒隻身來到這世界,第一要務是建立起有效的呼吸、循環與進食。其次則是建立人與人的信任感。如何建立?靠的是生理需求的被滿足。這時的生理需求不外乎吃、喝、拉、撒、睡。有這生理需求時便以哭來表達,大人們就要滿足我。有人研究將來小孩的脾氣與此時父母的態度有相當關係。此時視覺於水平方向可以追蹤亮光。
一至兩個月
這時已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相信自己不會被忽略。這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媽媽也開始覺得有被愛的感覺,與小嬰兒的關係不再只是餵奶、換尿布而已。小嬰兒會發展出社會性的微笑,這發展常是腦部受傷的小嬰兒落後的第一個指標。此外,小嬰兒在你說話時會看著你,這時如果有人在他背後出一點聲音,他會想要尋找這聲音的來源。
此外,開始出現頸部的力量。趴著時,已能稍抬頭並轉邊。
三至四個月
雙手會碰在一起看、一起吃。在這之前,小寶貝總是只注意一隻手,三個月大則認識到他有兩隻手的存在。此時牙床開始癢,所以常流口水、也常同時塞兩隻大姆指於口中。認識到他有兩隻手的存在以後,便開始用兩隻手去探索這個世界。就在此時,他會覺得這世界太有趣了,不再是要吃飽,而是吃個半飽就想玩,這就是所謂的厭奶期。
頸部的控制更為成熟,趴著時,頭可抬高約九十度。將小嬰兒拉起時,頭已可以隨身體而起,不再軟趴趴。四個月的小孩要學會翻身。但是冬天的小孩會因穿多點的衣服而限制其翻身。
六個月
六個月的小嬰兒在躺著時能看到、玩到、甚至吃到自己的腳。這動作代表的是他已經認識到雙腳的存在。認識到雙腳的存在將來才會去用他的兩隻腳。此時已能將左手的東西交給右手,也能將蓋住臉上的毛巾輕易地用手掀開,而不再是用身體扭動來擺脫。小朋友也常有類似仰臥起坐的動作出現。當我們用手撐在他腋下時,身體支撐重量已顯現相當的穩定度,不再搖搖晃晃。
這時的小孩有些開始有分離焦慮,睡覺就是最大的分離。所以有些媽媽會抱怨小孩之前已經可以一覺到天亮了,這段時間卻又得醒來哼哼幾聲。其實,他只是要確定父母在他身邊罷了。
這時的小孩也開始有所謂的自我概念。這來自他學會玩自己的肢體、聲音,而透過此動作可以每次都得到快樂。而我哭時,媽媽有時來有時不來,不是我能控制,所以媽媽是非我。
九個月
六個月時已經認識了兩隻腳的存在,在這一個發展階段目標就是要利用這雙手雙腳來爬、拉東西站起來,從四腳動物變成兩腳動物。這時小寶貝會扶著傢俱邊緣側走,探索的範圍會變大。小腦也在此時快速發育,爬行對於雙手雙腳的刺激對於小腦的發育多少有些影響,所以感覺統合的人認為若是沒有經過爬的階段,將來的平衡會較差。精細動作則是會以手指頭,甚至是指尖拿、撿東西。
九個月在認知發展上重要的是發展出物體恆在觀念,沒看到的東西不代表不在。如此對這世界的認識才有記憶性的累積,此時也可完躲貓貓遊戲。對東西的認識則為敲一敲,再放到嘴巴咬。語言方面則是出現了ㄅㄚ、ㄇㄚ的音。此時認生非常厲害,不認識的人抱會大哭。
一歲
一歲左右的小孩開始想跨出自己真正的第一步、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在跨出第一步前,會顯得燥動易發脾氣。再來則是內心的慾望會受限於現時身體狀況而無法到達,也會顯得容易鬧情緒。
了解您小寶貝的發展,您將了解到陪他成長的樂趣,也避免不必要的挫折與憂慮。更是希望萬一您小寶貝的動作發展真的落後,能儘早就醫,儘早幫助,這也是目前政府在做的早期療育的工作。
http://ntuh.mc.ntu.edu.tw/Ped/INDEX-HE.HTM
人在出生後,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已固定,但是腦的重量卻是快速增加,其主要增加的部份是來自於神經細胞間的髓鞘化。髓鞘化簡單的說,就是建立腦細胞間的快速聯結通路,也就是所謂的潛能的開發。初生的嬰兒就像是一張白紙,這白紙最後會是什麼樣,頭幾年的刺激非常重要,難怪有句話說,三歲定終身一點也不為過。
評估腦功能的發展,端視是否按照該出現的發展里程碑。所謂的發展里程碑,是指在某個年齡下,多數的人已經出現了某些動作,這背後代表著心智的成熟度。底下介紹一些一歲前的心智動作發展里程碑。
零至一個月
這時的小嬰兒隻身來到這世界,第一要務是建立起有效的呼吸、循環與進食。其次則是建立人與人的信任感。如何建立?靠的是生理需求的被滿足。這時的生理需求不外乎吃、喝、拉、撒、睡。有這生理需求時便以哭來表達,大人們就要滿足我。有人研究將來小孩的脾氣與此時父母的態度有相當關係。此時視覺於水平方向可以追蹤亮光。
一至兩個月
這時已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相信自己不會被忽略。這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媽媽也開始覺得有被愛的感覺,與小嬰兒的關係不再只是餵奶、換尿布而已。小嬰兒會發展出社會性的微笑,這發展常是腦部受傷的小嬰兒落後的第一個指標。此外,小嬰兒在你說話時會看著你,這時如果有人在他背後出一點聲音,他會想要尋找這聲音的來源。
此外,開始出現頸部的力量。趴著時,已能稍抬頭並轉邊。
三至四個月
雙手會碰在一起看、一起吃。在這之前,小寶貝總是只注意一隻手,三個月大則認識到他有兩隻手的存在。此時牙床開始癢,所以常流口水、也常同時塞兩隻大姆指於口中。認識到他有兩隻手的存在以後,便開始用兩隻手去探索這個世界。就在此時,他會覺得這世界太有趣了,不再是要吃飽,而是吃個半飽就想玩,這就是所謂的厭奶期。
頸部的控制更為成熟,趴著時,頭可抬高約九十度。將小嬰兒拉起時,頭已可以隨身體而起,不再軟趴趴。四個月的小孩要學會翻身。但是冬天的小孩會因穿多點的衣服而限制其翻身。
六個月
六個月的小嬰兒在躺著時能看到、玩到、甚至吃到自己的腳。這動作代表的是他已經認識到雙腳的存在。認識到雙腳的存在將來才會去用他的兩隻腳。此時已能將左手的東西交給右手,也能將蓋住臉上的毛巾輕易地用手掀開,而不再是用身體扭動來擺脫。小朋友也常有類似仰臥起坐的動作出現。當我們用手撐在他腋下時,身體支撐重量已顯現相當的穩定度,不再搖搖晃晃。
這時的小孩有些開始有分離焦慮,睡覺就是最大的分離。所以有些媽媽會抱怨小孩之前已經可以一覺到天亮了,這段時間卻又得醒來哼哼幾聲。其實,他只是要確定父母在他身邊罷了。
這時的小孩也開始有所謂的自我概念。這來自他學會玩自己的肢體、聲音,而透過此動作可以每次都得到快樂。而我哭時,媽媽有時來有時不來,不是我能控制,所以媽媽是非我。
九個月
六個月時已經認識了兩隻腳的存在,在這一個發展階段目標就是要利用這雙手雙腳來爬、拉東西站起來,從四腳動物變成兩腳動物。這時小寶貝會扶著傢俱邊緣側走,探索的範圍會變大。小腦也在此時快速發育,爬行對於雙手雙腳的刺激對於小腦的發育多少有些影響,所以感覺統合的人認為若是沒有經過爬的階段,將來的平衡會較差。精細動作則是會以手指頭,甚至是指尖拿、撿東西。
九個月在認知發展上重要的是發展出物體恆在觀念,沒看到的東西不代表不在。如此對這世界的認識才有記憶性的累積,此時也可完躲貓貓遊戲。對東西的認識則為敲一敲,再放到嘴巴咬。語言方面則是出現了ㄅㄚ、ㄇㄚ的音。此時認生非常厲害,不認識的人抱會大哭。
一歲
一歲左右的小孩開始想跨出自己真正的第一步、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在跨出第一步前,會顯得燥動易發脾氣。再來則是內心的慾望會受限於現時身體狀況而無法到達,也會顯得容易鬧情緒。
了解您小寶貝的發展,您將了解到陪他成長的樂趣,也避免不必要的挫折與憂慮。更是希望萬一您小寶貝的動作發展真的落後,能儘早就醫,儘早幫助,這也是目前政府在做的早期療育的工作。
http://ntuh.mc.ntu.edu.tw/Ped/INDEX-HE.HTM
新生兒臍部護理
肚臍的來由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營養是由胎盤,經臍帶的血管供應胎兒的。胎盤中有非常豐富的血管,這些血管深深的植入母親的子宮內膜,吸收來自母體的養份,再由臍帶中的血管把養份輸送到胎兒體內。大部份胎兒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也從臍血管及胎盤排出。出生時,胎盤會與母體分離,跟著嬰兒產出。連接嬰兒與胎盤之間的臍帶已沒有作用,所以醫生會把它結紮並剪斷。幾天後,剩下一點點的臍帶就會枯乾並脫落,留下的痕跡就是肚臍。
肚臍的構造臍帶表面是一層半透明的膜,裹面有兩條臍動脈及一條靜脈,通往胎兒的肝臟,因此胎兒可以處理來自母親的營養。在胎兒發育的某一段時期,肚臍與腸道、膀胱有密切關係,在懷孕後期才各自獨立。新生兒臍帶剛掉時,肚臍還是濕濕的,臍血管還是通的。過了一兩星期後,旁邊的皮膚往內長,蓋覆了缺口,就應該乾了。因為皮膚生長的速度、方向不同,所以每人肚臍的外形、深淺都不太一樣。肚臍的血管也會委縮,祇留下一些痕跡。較大的嬰兒,肚臍就與腹內器官不相通了。
肚臍的護理在寶寶出生後,臍帶護理是父母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滿月前,肚臍的皮膚可能還沒有長完整,與皮下組織或腹內仍有相通,所以必須小心照顧。假如臍帶尚未脫落,寶寶沐浴時臍帶可用溫水清洗,擦乾後再抹上95%酒精。95%酒精有乾燥脫水的功用,可以加速臍帶的乾燥及減少感染。臍帶脫落後,仍可用95%酒精擦在肚臍較深處,加速脫落處乾燥,直到皮膚完全蓋覆為止。請注意,95%酒精不是一般藥房買來消毒用的酒精,因有吸水功能,瓶蓋必須關緊,以免從空氣中吸水而濃度下降,失去了功能。較大嬰兒因肚臍已與腹內器官不相連了,祇是腹部表面凹陷的構造而已,並沒有特別或神秘之處。老人家常警告說不要洗肚臍,以免肚子痛,這是沒有根據的。肚臍是要保持清潔,尤其是較深的肚臍,容易藏汙納垢,太多污垢容易滋生細菌,引起皮膚感染或濕疹,也會發出臭味。肚臍有需要時可以用溫水、肥皂、沐浴乳等清洗,較深的肚臍洗後還要用棉花棒擦乾。如果肚臍持續有臭味、分泌物、皮膚紅腫或癢腫等情形,通常表示有濕疹或感染,應找醫生看看。
下列是嬰兒常見的肚臍異常:
臍肉芽腫
出生後一、兩週內,剩下的臍帶就會枯乾及脫落。臍帶脫落後不久,肚臍就應該乾乾淨淨了。如果再過一兩週後仍是濕濕的,就不大正常了,最常見的原因是臍肉芽腫。 臍肉芽腫可能是臍帶脫落不完整,或是肚臍有慢性發炎而形成的,與醫生綁臍帶的技術無關。翻開肚臍常可見一塊小肉,也就是所謂的肉芽腫。肉芽是發炎組織,會產生分泌物,所以肚臍就濕濕的。因為一直有分泌物,肚臍周圍的皮膚有時還會有紅腫發炎現象,嚴重時細菌會進入體內造成內臟的感染及敗血症。父母應仔細觀察肚臍是否有分泌物,周圍皮膚是有紅腫,如有疑問應及早找醫生看看。 臍肉芽腫通常可用化學或電燒灼,很容易就可治好了。
臍疝氣
就兒童的發生率而言,臍疝氣是僅次於腹股溝的疝氣,算是相當常見的問題。有臍疝氣的嬰兒在哭鬧和用力時,肚臍會鼓出,如仔細摸,可發現肚臍內有空氣的感覺。輕輕一壓,常可將鼓出的部份推回腹腔內,肚臍之皮膚因而變得鬆鬆的。除此以外,臍疝氣很少有其他症狀。在懷孕初期,胎兒的腸道是膨出在臍帶中的,在十週左右才慢慢回去腹內,腹壁也慢慢密合。臍疝氣是因為腹壁沒有完全密合,留下一小缺損,所以用力時腸子就鼓出來了,把肚臍漲得滿滿的。臍疝氣鼓出的大小通常在 2-3 公分左右,但也有大至十多公分的。當嬰兒安靜時,我們可以用手指去摸摸看,可感覺這缺損的大小,一般都在一公分左右。較小的臍疝氣有很大的機會在一兩歲時自已痊癒,所以通常不必開刀,但如果腹壁缺損大於兩公分,或到兩歲以後仍未痊癒,可考慮手術治療。
(原文亦刊登於嬰兒物語雜誌)
http://homepage.vghtpe.gov.tw/~peds/newbook/34.htm
在正常的照顧下,在寶寶的臍帶在出生後約七至十天就會自然乾燥及脫落。剛脫落的肚臍,會滲出些血水,因此需要特別的處理。不論臍帶是否已脫落,肚臍處理主要為下列三個步驟:
1.每天寶寶洗澡時,肚臍部位一樣需要清洗,且要深入到底部(白色部位),注意重點是在白色的臍帶(非黑硬的乾臍帶),寶寶肚臍處是不會疼痛的,可放心洗。
2.清洗完畢後,肚臍部位的水分要以棉花棒擦拭乾淨。
3.最後以棉棒沾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於肚臍處擦拭,由臍帶根部(或凹處) 開始向外擦至皮膚止,並可於每次換尿布時,檢查臍部是否乾燥,若臍部為潮溼,則重覆以上的動作,乾燥後的肚臍就容易脫落,也不易滋生細菌。 臍帶脫落後,處理步驟也如上述一樣。注意保持臍部處的乾燥,避免尿布將其浸溼,溼熱的肚臍容易藏污納垢而發炎。不要硬扯未脫落的乾臍帶,以免出血。注意切不可以優碘、藥膏、麻油、或不明藥粉去處理。
肚臍的構造臍帶表面是一層半透明的膜,裹面有兩條臍動脈及一條靜脈,通往胎兒的肝臟,因此胎兒可以處理來自母親的營養。在胎兒發育的某一段時期,肚臍與腸道、膀胱有密切關係,在懷孕後期才各自獨立。新生兒臍帶剛掉時,肚臍還是濕濕的,臍血管還是通的。過了一兩星期後,旁邊的皮膚往內長,蓋覆了缺口,就應該乾了。因為皮膚生長的速度、方向不同,所以每人肚臍的外形、深淺都不太一樣。肚臍的血管也會委縮,祇留下一些痕跡。較大的嬰兒,肚臍就與腹內器官不相通了。
肚臍的護理在寶寶出生後,臍帶護理是父母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滿月前,肚臍的皮膚可能還沒有長完整,與皮下組織或腹內仍有相通,所以必須小心照顧。假如臍帶尚未脫落,寶寶沐浴時臍帶可用溫水清洗,擦乾後再抹上95%酒精。95%酒精有乾燥脫水的功用,可以加速臍帶的乾燥及減少感染。臍帶脫落後,仍可用95%酒精擦在肚臍較深處,加速脫落處乾燥,直到皮膚完全蓋覆為止。請注意,95%酒精不是一般藥房買來消毒用的酒精,因有吸水功能,瓶蓋必須關緊,以免從空氣中吸水而濃度下降,失去了功能。較大嬰兒因肚臍已與腹內器官不相連了,祇是腹部表面凹陷的構造而已,並沒有特別或神秘之處。老人家常警告說不要洗肚臍,以免肚子痛,這是沒有根據的。肚臍是要保持清潔,尤其是較深的肚臍,容易藏汙納垢,太多污垢容易滋生細菌,引起皮膚感染或濕疹,也會發出臭味。肚臍有需要時可以用溫水、肥皂、沐浴乳等清洗,較深的肚臍洗後還要用棉花棒擦乾。如果肚臍持續有臭味、分泌物、皮膚紅腫或癢腫等情形,通常表示有濕疹或感染,應找醫生看看。
下列是嬰兒常見的肚臍異常:
臍肉芽腫
出生後一、兩週內,剩下的臍帶就會枯乾及脫落。臍帶脫落後不久,肚臍就應該乾乾淨淨了。如果再過一兩週後仍是濕濕的,就不大正常了,最常見的原因是臍肉芽腫。 臍肉芽腫可能是臍帶脫落不完整,或是肚臍有慢性發炎而形成的,與醫生綁臍帶的技術無關。翻開肚臍常可見一塊小肉,也就是所謂的肉芽腫。肉芽是發炎組織,會產生分泌物,所以肚臍就濕濕的。因為一直有分泌物,肚臍周圍的皮膚有時還會有紅腫發炎現象,嚴重時細菌會進入體內造成內臟的感染及敗血症。父母應仔細觀察肚臍是否有分泌物,周圍皮膚是有紅腫,如有疑問應及早找醫生看看。 臍肉芽腫通常可用化學或電燒灼,很容易就可治好了。
臍疝氣
就兒童的發生率而言,臍疝氣是僅次於腹股溝的疝氣,算是相當常見的問題。有臍疝氣的嬰兒在哭鬧和用力時,肚臍會鼓出,如仔細摸,可發現肚臍內有空氣的感覺。輕輕一壓,常可將鼓出的部份推回腹腔內,肚臍之皮膚因而變得鬆鬆的。除此以外,臍疝氣很少有其他症狀。在懷孕初期,胎兒的腸道是膨出在臍帶中的,在十週左右才慢慢回去腹內,腹壁也慢慢密合。臍疝氣是因為腹壁沒有完全密合,留下一小缺損,所以用力時腸子就鼓出來了,把肚臍漲得滿滿的。臍疝氣鼓出的大小通常在 2-3 公分左右,但也有大至十多公分的。當嬰兒安靜時,我們可以用手指去摸摸看,可感覺這缺損的大小,一般都在一公分左右。較小的臍疝氣有很大的機會在一兩歲時自已痊癒,所以通常不必開刀,但如果腹壁缺損大於兩公分,或到兩歲以後仍未痊癒,可考慮手術治療。
(原文亦刊登於嬰兒物語雜誌)
http://homepage.vghtpe.gov.tw/~peds/newbook/34.htm
在正常的照顧下,在寶寶的臍帶在出生後約七至十天就會自然乾燥及脫落。剛脫落的肚臍,會滲出些血水,因此需要特別的處理。不論臍帶是否已脫落,肚臍處理主要為下列三個步驟:
1.每天寶寶洗澡時,肚臍部位一樣需要清洗,且要深入到底部(白色部位),注意重點是在白色的臍帶(非黑硬的乾臍帶),寶寶肚臍處是不會疼痛的,可放心洗。
2.清洗完畢後,肚臍部位的水分要以棉花棒擦拭乾淨。
3.最後以棉棒沾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於肚臍處擦拭,由臍帶根部(或凹處) 開始向外擦至皮膚止,並可於每次換尿布時,檢查臍部是否乾燥,若臍部為潮溼,則重覆以上的動作,乾燥後的肚臍就容易脫落,也不易滋生細菌。 臍帶脫落後,處理步驟也如上述一樣。注意保持臍部處的乾燥,避免尿布將其浸溼,溼熱的肚臍容易藏污納垢而發炎。不要硬扯未脫落的乾臍帶,以免出血。注意切不可以優碘、藥膏、麻油、或不明藥粉去處理。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嬰兒生活】如何換尿片
C H A N G I N G A D I S P O S A B L E D I A P E R
The step-by-step slide show below will continue looping. Click here to see a printable page with all eight frames at once.
1. Unfasten the tabs and fasten them back on themselves so they don't stick to your baby, but don't remove the dirty diaper yet.
2. Wipe away excess poop from his genital area with the corner of the diaper, taking care to cover the penis with a clean cloth if your baby is a boy, so he doesn't pee all over himself (and you) while you're changing him.
3. Grasp your baby by the ankles and lift his bottom off the changing table.
4. Fold the dirty diaper in half under your baby, unsoiled side up.
5. Use a baby wipe or wet cloth to clean your baby's front thoroughly. For a girl, be sure to wipe from front to back. This will help minimize the possibility that bacteria will get into her vagina and cause an infection.
6. Lift both of your baby's legs and clean his bottom with a wipe or wet cloth.
7. Swap a clean diaper for the dirty one. The clean diaper's top half (look for the tabs) should go under your baby's bottom, and the other half should come up between his legs (which should be spread as widely as is comfortable for your baby).Try not to bunch the diaper between your baby's legs since it can cause chafing and discomfort. For newborns, avoid covering the umbilical cord (you can get special newborn diapers with notches cut out for the stump). For boys, be sure to tuck the penis down so his urine will flow down into the diaper instead of out the top.
8. Fasten the diaper at both sides with the tapes, making sure it's snug, but not so tight that it pinches his skin. Check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specific tips.
Retape the soiled diaper around the contents, put it in a plastic bag, and toss it in the trash. Dress your baby, and wash your hands thoroughly. That's it — you're done!
The step-by-step slide show below will continue looping. Click here to see a printable page with all eight frames at once.
1. Unfasten the tabs and fasten them back on themselves so they don't stick to your baby, but don't remove the dirty diaper yet.
2. Wipe away excess poop from his genital area with the corner of the diaper, taking care to cover the penis with a clean cloth if your baby is a boy, so he doesn't pee all over himself (and you) while you're changing him.
3. Grasp your baby by the ankles and lift his bottom off the changing table.
4. Fold the dirty diaper in half under your baby, unsoiled side up.
5. Use a baby wipe or wet cloth to clean your baby's front thoroughly. For a girl, be sure to wipe from front to back. This will help minimize the possibility that bacteria will get into her vagina and cause an infection.
6. Lift both of your baby's legs and clean his bottom with a wipe or wet cloth.
7. Swap a clean diaper for the dirty one. The clean diaper's top half (look for the tabs) should go under your baby's bottom, and the other half should come up between his legs (which should be spread as widely as is comfortable for your baby).Try not to bunch the diaper between your baby's legs since it can cause chafing and discomfort. For newborns, avoid covering the umbilical cord (you can get special newborn diapers with notches cut out for the stump). For boys, be sure to tuck the penis down so his urine will flow down into the diaper instead of out the top.
8. Fasten the diaper at both sides with the tapes, making sure it's snug, but not so tight that it pinches his skin. Check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specific tips.
Retape the soiled diaper around the contents, put it in a plastic bag, and toss it in the trash. Dress your baby, and wash your hands thoroughly. That's it — you're done!
【嬰兒生活】如何在家自己量寶寶的身高體重與頭圍
• Weigh your baby. If you don't have a baby scale, then any accurate scale will do. Simply hold your baby and get on the scale. Write down that number. Then put your baby down and get on the scale alone. Subtract that number from your combined weight to get your baby's approximate weight.
• Next, measure your baby's length. Lay him down and stretch a measuring tape from the top of his head to the bottom of his heel. It's easiest if you have someone to help, because you'll need to gently stretch your baby's leg straight to do this. Again, your number won't b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doctor's, but you'll get a ballpark figure.
• To measure your baby's head circumference, wrap a flexible measuring tape around his head just above his eyebrows and ears, and around the back where his head slopes up from his neck. The goal is to measure his head at the spot where it has the largest circumference.Once you have these measurements, plug them into our growth percentile calculator to find out roughly how your baby compares to his peers.
• Next, measure your baby's length. Lay him down and stretch a measuring tape from the top of his head to the bottom of his heel. It's easiest if you have someone to help, because you'll need to gently stretch your baby's leg straight to do this. Again, your number won't b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doctor's, but you'll get a ballpark figure.
• To measure your baby's head circumference, wrap a flexible measuring tape around his head just above his eyebrows and ears, and around the back where his head slopes up from his neck. The goal is to measure his head at the spot where it has the largest circumference.Once you have these measurements, plug them into our growth percentile calculator to find out roughly how your baby compares to his peers.
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
分辨發燒的嚴重性
Vivian的分享
---------------------------------------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我的醫生跟我說有的baby不是有時候因為小時候發燒,腦燒壞了.那是因為父母沒經驗錯過了黃金時間.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如果妳覺得寶寶好像發燒,什麼時候要送去醫院時,醫生教我一個方式辨認.就是寶寶頭頂上的軟骨不是還沒長好(軟軟的)妳可以在他發燒時輕摸他頭上的軟骨看是凸的還是凹的。如果是凸起的不用打電話直接送去急診了。你可以試看看,先摸Layla的頭頂(要輕輕的喔!!)她現在很健康所以一定是凹的,這樣下次不對勁時妳有摸過就知道了.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就這樣.希望你看的明白吶....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如果不明白在問我吧!!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我覺得很實用,因為我們是新手寶寶發燒真的很慌...所以跟妳分享.
---------------------------------------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我的醫生跟我說有的baby不是有時候因為小時候發燒,腦燒壞了.那是因為父母沒經驗錯過了黃金時間.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如果妳覺得寶寶好像發燒,什麼時候要送去醫院時,醫生教我一個方式辨認.就是寶寶頭頂上的軟骨不是還沒長好(軟軟的)妳可以在他發燒時輕摸他頭上的軟骨看是凸的還是凹的。如果是凸起的不用打電話直接送去急診了。你可以試看看,先摸Layla的頭頂(要輕輕的喔!!)她現在很健康所以一定是凹的,這樣下次不對勁時妳有摸過就知道了.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就這樣.希望你看的明白吶....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如果不明白在問我吧!!
ALBANY媽媽Vivian&兒子Derek says:
我覺得很實用,因為我們是新手寶寶發燒真的很慌...所以跟妳分享.
【嬰兒生活】Baby Sleep & Feeding Schedules
How much sleep does your child need?
How to track your baby's sleeping patterns
http://www.babycenter.com/0_how-to-track-your-babys-sleeping-patterns_7643.bc
http://www.babycenter.com/0_how-to-track-your-babys-sleeping-patterns_7643.bc
Chart: Track your baby's sleep
http://www.babycenter.com/0_chart-track-your-babys-sleep_8030.bc
http://assets.babycenter.com/files/sleepchart.pdf
http://www.babycenter.com/0_chart-track-your-babys-sleep_8030.bc
http://assets.babycenter.com/files/sleepchart.pdf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文章分享】正確哺乳7法則
1.儘早哺乳。
2.隨時哺餵。
3.勿給人工或安撫奶嘴。
4.媽媽哺餵前先洗手。
5.含住乳頭及乳暈。
6.兩邊乳房輪流餵。 左右之後下次哺乳先右後左,以此類推。
7.漲奶時,在3小時內擠奶,否則會影響「供吸平衡」使乳汁變少。
2.隨時哺餵。
3.勿給人工或安撫奶嘴。
4.媽媽哺餵前先洗手。
5.含住乳頭及乳暈。
6.兩邊乳房輪流餵。 左右之後下次哺乳先右後左,以此類推。
7.漲奶時,在3小時內擠奶,否則會影響「供吸平衡」使乳汁變少。
【文章分享】母奶飲食禁忌
◆韭菜→冷性食物,具退奶效果。
◆人蔘→產婦最好不要吃,不但有退乳作用,還易造成子宮收縮和出血。
◆麥芽飲品→炒熟的麥芽可做退乳之用。
◆酒精→適量有助分泌乳汁,原則上每公斤體重不得超過一公克;過量地攝取酒精,會降低噴乳反射。
◆牛奶→有過敏家族史者可避免。
◆刺激性食物→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會間接刺激到寶寶,造成半夜哭鬧。
◆人蔘→產婦最好不要吃,不但有退乳作用,還易造成子宮收縮和出血。
◆麥芽飲品→炒熟的麥芽可做退乳之用。
◆酒精→適量有助分泌乳汁,原則上每公斤體重不得超過一公克;過量地攝取酒精,會降低噴乳反射。
◆牛奶→有過敏家族史者可避免。
◆刺激性食物→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會間接刺激到寶寶,造成半夜哭鬧。
訂閱:
文章 (Atom)